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如何充值?
轮胎尺寸 变速器传 动比 最 高 车 速 /km/h Pe max-np Te max-n T 低挡 高挡 4×2 1 56.7-3800~4000 103-2200~2500 4.56 6.0-14-8 6.09 IV-1 85
3.2 制动器主要性能计算 3.2.1 制动器效能因数 (1)前蹄效能因数 由图纸得:
(2) 后蹄效能因数 由图纸得:
3.2.2制动力分配系数 常用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的比例,称为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并以符号来表示。
式中 k1——前制动器效能因数 k2——后制动器效能因数 d1——前制动分泵缸径 d2——后制动分泵缸径 ∴
3.2.3同步附着系数
式中 L——轴距 b——满载时重心到后轴的距离 hg——满载时的重心高度 ∴ 同步附着系数说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只有在一种附着系数,即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才能使前、后轮同时抱死。 3.2.4最大制动强度q 该车在良好路面上(一般)制动时,因为,因此,可能得到的最大总制动力取决于后轮刚刚首先要抱死的条件,由行使稳定性决定的相应极限制动强度为
式中 a——满载时重心到前轴的距离 ∴ 3.2.5最大制动力矩 由道路条件和整车参数决定的后轴和前轴的最大附着制动力矩为: 后轴: 前轮: 式中: G——满载整车质量 G=2857KG g——重力加速度 g=9.8m/s2 Rr——车轮滚动半径 Rr=320mm ∴ 3.2.6紧急制动距离 在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时由于,所以后轮先抱死,其减速度为:
当以行驶速度,在的路面上紧急制动,其制动距离为:
3.2.7踏板力及系统油压计算 (1)后轮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矩为:
式中:R——制动毂半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微型车后制动器设计与计算(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