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如何充值?
2.1.3 我国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发展[1] (1)大型化、智能化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能力要加大,控制自动化水平要提高,长运距、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带式输送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后的10年内,输送量要达到4000~5000t/h,带速要提高到6m/s,顺槽可伸缩输送机头部集中驱动要达到3000米,对于固定强力带式输送机要达到5000米,单机驱动功率1000~1500KW,输送带要达到PVG3150和ST6000以上。 (2)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备开机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输送机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而要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除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外,还要不断开发研究新的技术和零部件,如高性能可控软启动技术、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高效储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高寿命托辊等,使带式输送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3)扩大功能,一机多用化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理想的连续运输设备,但目前其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资源有所浪费。如将带式输送机结构作适当修改,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拓展到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4)开发专用机种 中国煤矿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在运输系统的布置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要求,如弯曲、大倾角(>25°)直至垂直提升、长运距下运带式输送机等,而有些场合常规的带式输送机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为了满足煤矿井下的某些特殊要求,应开发满足这些特殊要求带式输送机,如波纹挡边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线摩擦多驱动带式输送机、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打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等。 2.2 选题背景 充矿集团东滩煤矿东翼一采区储量约1亿吨,该采区的原煤运输全部由一采区主运输大巷固定带式输送机担负,该输送机运距3005米,运量1800吨/小时,提升高度-175米,是属于典型的煤矿井下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东滩煤矿东翼一采区运输大巷固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参数说明如下: 2.2.1 主要技术参数 输送能力 Q=1800t/h 输送长度 L=3005m 输送带宽度 B=1200mm 2.2.2 线路参数 东翼一采区上山主运输大巷共3005米,可简化为如图2.1所示的八段:第一段(1点到2点)平运,长度540米;第二段(2点到3点)下运,水平长度207米,提升高度-27.1米;第三段(3点到4点)平运,水平长度62米;第四段(4点到5点)下运,水平长度518米,提升高度-82米;第五段((5点到6点)平运,长度470米;第六段(6点到7点)上运,水平长度360米,提升高度18.9米;第七段((7点到8点)下运,水平长度400米,提升高度-28.4米:第八段(8点到9点)下运,水平长度435米,提升高度-56米;整机水平长度2992米,运输长度3005米。
图2.1 输送线路参数图 2.2.3 物料特性 输送物料 原煤 物料密度 ρ=900kg/m3 物料安息角 50° 2.2.4 带式输送机工作环境 安装地点:东滩煤矿东翼一采区上山主运输大巷,底板为煤。 环境温度:0~35℃ 。 由于带式输送机巷道起伏不平,变坡点较多,致使此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相当复杂,是目前国内乃至国外煤矿井下运行工况最为复杂的带式输送机之一:从另一方面,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控制系统复杂,且我国目前对下运带式输送机的理论研究较少,特别是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工况分析、动态分析、启动、制动技术研究较少,这也是本文选择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进行研究的目的。 2.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3.1 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通过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各种组成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常规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驱动方案中软制动技术和软起动技术的理论研究,提出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常见驱动方式和制动方法,并分析常见驱动方式和制动方法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出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关键驱动方案和制动方式选择的依据。 2.3.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及驱动、制动方案的分析 针对充矿集团东滩煤矿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