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如何充值?
图2 衣架头的型腔分布图 4.3脱模推出机构的结构形式 (1)推出机构分类 推出机构一般由推出、复位和导向等三大元件组成,推出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塑料制件的质量。 推出机构按基本传动形式可分为机动推出、液压推出和手动推出等三类。本设计采用液压推出,它是利用开模动作,由注射机上的液压缸推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将塑件从动模部分推出。 推出机构按推出元件的类别可分为推杆推出、推管推出、推件板推出等。本设计采用推杆推出机构,它是推出机构中最简单、动作最可靠、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因为设置推杆的自由度较大,而且推杆截面大部分为圆形,制造、修配方便,容易达到推杆与模板或型芯上推杆孔的配合精度,推杆推出时运动阻力小,推出动作灵活可靠,推杆损坏后也便于更换。 (2)推杆的形状 本设计中推杆的形状采用圆柱头直通式推杆,尾部采用台肩固定,这种形式通常在d>3mm时采用,是最常用的形式。本设计中衣架头的推杆直径d都取4mm。 推杆尺寸。 (3)推杆的固定与配合 在推杆固定板上制有台阶孔,将推杆装入其中。这种形式强度高,不易变形,但在推杆很多的情况下,台阶孔深度的一致性很难保证,本设计a)衣架身所使用的推杆数为4,不是很多,可采用此种形式。b)衣架头所使用的推杆数为8。推杆固定板上的孔为d+1mm,即5mm;推杆台阶部分的直径为8mm,推杆固定板上的台阶孔为9mm。 推杆工作部分与模板或型芯上推杆孔的配合常采用H8/f7~H8/f8的间隙配合,视推杆直径的大小与塑料品种的不同而定。推杆直径大、塑料流动性差可以取H8/f8,反之采用H8/f7。本设计采用的推杆直径较小,且ABS塑料的流动性好,据此取H8/f7。 推杆与推杆孔的配合长度视推杆直径的大小而定,L=1.5~3d,本设计取配合长度为3d即12mm。推杆工作端配合部分的粗糙度Ra一般取0.8μm。 (4)推杆的材料与热处理要求。 材料为T8A钢,端部淬火到50~55HRC。 推杆的工作端面在合模注射时是型腔底面的一部分,推杆的端面如果低于或高于该处型腔底面,在塑件就会出现凸台或凹痕,影响塑件的使用或美观。因此,通常推杆装入模具后,其端面应与相应处型腔底面平齐。本设计中推杆的端面与相应处型腔底面平齐。 4.4浇注系统的结构 4.4.1主流道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结构:浇注系统指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主流道的设计原则: 1.要能保证塑件的质量。 2.尽量减小及缩短浇注系统的断面及长度。 3.尽可能做到同步填充。 主流道为直接与注射几的喷嘴连接的部分。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及喷嘴反复接触,容易损坏,为便于更换,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结构。主流道衬套的进口端在注射时承受很大的喷嘴压力,同时,其出口端与分流道、浇口也承受型腔的反压力,因此,主流道衬套应代凸缘,使之固定在定模上。主流道为一圆锥孔,其小头正对注射机的喷嘴,因喷嘴外形为球面,所以主浇道小头孔端的外形应为一凹球面,凹球面的半径应比喷嘴的球面半径略大2~3mm。 主流道的个部分尺寸如图3。 图3浇道的形式 衣架模具主流道的尺寸: d=喷嘴孔径+1(mm)=4+1=5 mm R=喷嘴球面径+(2~3)(mm)=18+(2~3)=20~21mm =2°~4° 本设计中取2° r=1~3(mm)取2mm H=(1/3~1/5)R=6.66mm~7mm D=10mm 技术参数:浇口套材料选用T8A,热处理后达到50~55HRC。粗糙度为Ra(0.4~0.8)vmm。 4.4.2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的设计原则: 1.保证熔体迅速而均匀地充满型腔。 2.分流道的尺寸尽可能短,容易尽可能小。 3.要便于加工及刀具的选择。 分流道是指主流道与浇口的通道,其作用是使熔融塑料过度和转向。 本设计采用半圆形截面如图4。
图4 分浇道的截面示意图 本设计当中衣架头的分流道d取6mm。 在一模多腔时,主流道截面面积应不小于分流道面积的总和,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应高于主流道表面的粗糙度,从增大外层料流的阻力,降低流速以获得中心料流有相对速度差,有利于熔融塑料冷皮层固定,起到保温作用。 4.5侧抽芯的设计 在衣架身的塑件有个长为12.3mm的侧孔,所以必须设计一个侧抽芯机构,本设计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是应用最广的分型抽芯机构,它借助注塑机开模力或推出力完成侧向抽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动作可靠。侧型心装在T形导滑槽内,可沿抽拔方向平稳滑移,驱动滑块的斜导柱与开模运动方向成斜角安装,斜导柱与滑块上对应的孔呈松动配合,开模或推出时斜导柱和滑块发生相对运动,斜导柱对滑块产生一个侧向分力,迫使滑块完成抽芯动作。 侧抽芯结构如图5。 图5侧抽芯结构示意图 1—锁紧块 2—滑块 3—斜导柱 4—导滑槽 5—限位销 6—侧型芯 7—圆头销 4.6冷却方式与装置的选择 假设由熔融塑料放出的热量全部传给模具,其热量为 Q1=nmC(T1-T2) (J/h) 式中 n—每小时注射次数(次/小时); m—每次注射的塑料质量(千克/次); C—塑料的比热容(J/kg.℃); T1—熔融塑料进入模腔的温度(℃); T2—制品脱模温度(℃) 取T1=200℃, T2=50℃,m=48.9g,C=1047 J/kg.℃。成型周期为60秒。代入数据得 Q=460784.7(J/h) 冷却时所需要的冷却水量 式中 M1—通过模具的冷却水质量(kg); T3—出水温度(℃); T4—进水温度(℃); 取5℃。=1055 代入数据得,M1 =87.3Kg。 根据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下流速与水道直径d的关系,确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