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如何充值?
目前,大中型船厂在船体建造过程中均采用分段或总段的建造方法,以缩短整个船舶建造周期、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信誉为目的。采用分段或总段建造时,分段或总段对接缝的装配质量和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船体的建造质量和周期。
过去总段对接缝装配经常出现下列情况:
(1)由于用直尺划余量线,难以控制划线的准确性,致使对接缝定们间隙过大,局部地方难以施焊,甚至造成外板挖补。
(2)由于对接缝加焊的加强马板位置不正确及马板焊接不牢固,对接缝焊完后导致板材变形。
为此,在完工检查验收时不通过,甚至造成大面积返工,给工厂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们逐步改进了总段对接缝的装配方法,保证了总缝对接缝的装配质量和焊接质量都符合技术公差要求。下面就总段对接缝的装配方法作一介绍。
一、总段余量的确定及划线
将对接总段吊入与正作总段相差一定距离,一般为40-80mm时进行定位,调整对接总段使其中心线、水平线、基线高等都正确,用花篮螺丝拉紧两总段,然后测量两总段对接处的肋骨间距,分别取其甲板、底部左中右各1点,共10点以上之平均值与理论肋距的差减去4mm(焊接收缩量)即为总段余量。在确定余量的同时也应注意考虑其对接处肋骨间距的偏差和总段长度的偏差应合乎工艺文件规定的偏差范围。由于两总段对接处的外板变形不一致,出现时高时低的波浪形。用一般直尺划余量线是难以划准确的,我们根据确定的余量数值利用废旧料按图1的形式制作一“L”形卡尺供划线用。划线时只需将卡尺的一端靠紧正作总段的正作边,保持卡尺水平,并沿着对接缝方向移动(见图1a)即可划出余量线。若遇到对接边低于正作边时,把卡尺翻过来即可使用(见图1b)。划线时还应注意控制线条的宽度,要≥1mm,余量线划好,检查合格后打上样冲印。
二、 切割余量
总段对接余量的切割,要求割嘴应垂直于外板,因钢板一面要开坡口,若不垂直切割,则拉拢后接缝间隙会变大的现象。先垂直切割,后按工艺要求开坡口。切割时尽量保证割缝面的平整度。切割时尽量左右对称进行,先底部再顶列板向下,后甲板,禁止交叉作业。切割后用砂轮打磨,清除接缝处的熔渣、毛刺、氧化铁、油污等。
三、总段对接缝的装配
余量切割检查合格后,将对接总段拉拢,检查中心线、水平线、基线高、大接头处肋骨间距、对接缝间隙等,都合乎要求后即可进行定们焊。用马板在外板对接缝处进行定位连接(图2)。安装间距为200-300mm,以能控制对接缝的偏差为准。定位马板厚度约等于外板厚度,长度为300-400mm,宽度为80-100mm,可用废料制作。定位马板与外板的定位焊,焊脚高度为不小于一半的板厚,定位焊长度不小于50mm,焊于马板一侧,以便拆除,马板两端应包角焊,以防崩裂。为了保证大接头处线型光顺,预防变形。马板应加长加宽,骑在大接头处,马板应将两总段之间构架处焊牢(见图3)。线型复杂的地方马板要察点,反之装点。纵骨架式结构可少装或不装。 外板在定位焊到部时,接缝离构架较远的一端外板,圆势c线型,往往会或大或小。当圆势较小时,按图4割开装对,必然会造成此段接缝过空,有时甚至间隙太大而无法施焊。为即保证圆势装对,又不便焊缝过空,我们在船侧分段与底部分段对接时留出300-500mm。一般对接缝余量暂不割(图5),并只需定位焊,大合拢安装时拆除定焊,将圆势装对后即可切割此部分余量。
四、结束语
采用上述方法安装船体分段或总段对接缝,目前在我厂已形成一种规律性的做法,装配质量和焊接质量均符合船舶制造公差要求。为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提高新产品质量、增强公司信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