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如何充值?
名部分分配位置如图5(a)所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3) (4) 代入数据得
校核;由此可知,只有缩小、,提高制造精度,才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此时可取、,放得:
2)冲孔 设冲孔尺寸为,根居以上原则,冲孔时以凸模设计为基准,首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使凸模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再增大凹模尺寸,凸模制造偏差为负偏差,凹模取正偏差,名部分分配位置如图5.b所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同一工步制件上冲出两个以上孔时,凹模型孔中心距Ld按下式确定:
代入数据
校核
孔距尺寸: 3)凹模洞的类形 常用凹模洞口的类形如图6所示:
图 6 其中图a、b、c为直筒式刃的凹模,其特点是制造方便,刃口强度高,刃磨后工作部分尺寸不变,广泛用于冲裁公差要求较小,形状复杂的精密制件。但因废料(或制件的聚集而增大了推件力和凹模的胀裂力,给凸、凹模的强度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般复合模上出件的冲裁模用图a、c型,下出件的冲裁模用图b或图a型,图d、e型是锥筒式刃口,在凹模内不聚集材料,侧壁磨损小,但刃口强度差,刃磨后刃口径向尺寸略有增大(如α=300时,刃磨0.1mm时,其尺寸增大0.0017mm 凹模锥角α,后角β和洞高度h,均随制件材料厚度增加而增大,一般取α=15'~30' β=20'~30' h=4-10mm综上所述及其对工件孔分析,选择B型凹模洞口,取h=6mm β=20' 4)凹模的外形尺寸 凹模的外形一般有矩形与圆形两种。凹模的外形尺寸应保证凹模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修磨量,凹模的外形尺寸一般是根据被冲材料的厚度和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来确定的如图7所示 凹模的厚度为: 1+ kb (≥15) 凹模壁厚度为c=(1.5~2)H (≥30~40mm)
式中b为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K为系数,是考虑板料厚度影响的系数可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8.2中查得代入数据可得冲孔凹模 H=15mm c=30mm 落料凹模H=0.35×54.75=20mm c=40mm
四、模具的其它零件 1、模具除简单冲模外,一般冲模多利用模架的结构。模架的和种类很多,要根据模具的精度要求,模具的类别,模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模架. 模架的选择可从《实用模具技术手册》P192页选择标准架。根据查阅的内容及分析,此复合模可选用后侧导柱模架导、导柱安装在后侧,有偏心裁荷时容易歪斜,滑动不够平稳,可从左右前三个方向关料操作比较方便。常用于一般要求的小型工件的冲裁和拉深模。所选模架的结构及尺寸关系如图8所示: L =250mm B=160mm 上模座:250×160×45 下模座250×160×50 导柱,32×190 导套 32×105×43 Hmax=210 Hmin=170mm 其余尺寸见上下模座零件图,可以《冲压手册》冲压模具常用标准件选择。 2.模柄 模柄有多种形式,要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选用模柄的形式模柄的直径根据所选压力机的模柄孔径确定,模柄可根据《实用模具技术手册》P201页选择,经查阅各种 模柄的特点,选用压入式模柄,这种模柄应用比较广泛压入模柄的结构和尺寸,可参表11-10制造,表中B型模柄中间有孔可按装打料杆,用压力机的打料模杆进行打料,模柄的结构及尺寸关系如图9所示。 图 9 d=30 D=32 D1=42mm h=78mm h2=30mm h1=5mm b=2mm a=0.5mm d1(H7)=6+0.0120 d2=11mm 3、卸料板 卸料板的主要作用是将冲压的料从凸模或凸、凹模上推下来,此外在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