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如何充值?
1.6 导轨的设计 导轨属于导向机构,其作用是支承和导向,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能安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 1.6.1 导轨的特点 导轨根据导轨副之间的摩擦情况可分为: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滚动导轨的两导轨表面之间为滚动摩擦,导向面之间放置滚珠、滚柱或滚针等滚动体来实现两导轨无滑动地相对运动。这种导轨磨损小,寿命长,定位精度高,灵敏度高,运动平稳可靠,但结构复杂,几何精度要求高,抗振性较差,防护要求高,制造困难,成本高。它适用于工作部件要求移动均匀,动作灵敏以及定位精度高的场合。 1.6.2 导轨的基本要求 ⒈导向精度 导向精度主要是指动导轨沿支承导轨运动的直线度或圆度。影响它的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接触精度、结构形式、刚度、热变形、装配质量以及液体动压和静压导轨的油膜厚度、油膜刚度等。 ⒉耐磨性 是指导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否保持一定的导向精度。因导轨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所磨损,所以应力求减少磨损量,并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或便于调整。 ⒊疲劳和压溃 导轨面由于过载或接触应力不均匀而使导轨表面产生弹性形变,反复运行多次后就会形成疲劳点,呈塑性变形,表面形成龟裂、剥落而出现凹坑,这种现象就是压溃。疲劳和压溃是滚动导轨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此应控制滚动导轨承受的最大载荷和受载的均匀性。 ⒋刚度 导轨受力变形会影响导轨的导向精度及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要求导轨应有足够的刚度。为减少或平衡外力的影响,可采用加大导轨尺寸或添加辅助导轨的方法提高刚度。 ⒌低速运动平稳性 低速运动时,作为运动部件的动导轨易产生爬行现象。低速运动的平稳性与导轨的结构和润滑,动、静摩擦系数的差值,以及导轨的刚度等有关。 ⒍结构工艺性 设计导轨时,要注意到制造、调整和维修方便,力求结构简单,工艺性及经济性好。 1.6.3 根据要求设计导轨 载荷Fm=150N,滑座个数m=4,单向行程长度ls=0.3m,每分钟往复次数为4,使用寿命Lh=15000小时。由Lh=Ts×103/2lsn,得 Ts=2Lhlsn/103=2×15000×0.3×4×10/1000=360Km。 因=4,所以每根导轨上使用2个滑座,查表得[文献1] fH=1.0,fτ=1.0,fc=0.81,fw=3 由Ts=K(fH fτfcCa/F fw)3,F=Fm/m,则 Ca=F(Ts/Kfw)1/3/fHfcfτ=150×(360/50×3)1/3/(4×1×1×0.81)=61.98N 选用HJ-D25的滚动导轨。 1.7 机床工作台即总体结构设计 由电机的选择,查表得[文献1] W=250mm,B2=140mm,B3=150mm,B1=210mm, F×N=250×2mm,G=25mm,L1=550mm. 其余尺寸见AUTOCAD图所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